新华日报头版聚焦:《苏州:“人才引擎”驱动创新集群建设》
7月7日,《新华日报》 以《苏州:“人才引擎”驱动创新集群建设》为题,从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起笔,聚焦苏州人才工作,描绘“人到苏州才有为”的生动画面。
苏州:“人才引擎”驱动创新集群建设
7月的苏州,处处涌动创新创业的热潮。作为苏州最隆重的年度人才盛会,即将启幕的2022年(第十四届)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近日完成项目征集,在线上平台征集的1964个项目中,超半数为海外项目,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、生物医药、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和数字经济领域项目占比超过七成。
加快打造高水平人才平台,为海内外人才创新创业搭建更好舞台,是新形势下苏州的战略选择。“目前,苏州正在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,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实现梦想。”省委常委、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说,苏州将全力营造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和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,全力打造归国人才首选城市,全面打响“人到苏州才有为”品牌,以“人才引擎”驱动创新集群建设。
拓宽引才之路,让人才“奔涌”而来
6月10日,苏州人才招引系列活动暨“校园苏州日”正式启动。苏州联动10个县区,走进合作高校深入开展城市推介,并同步开启产业创新集群“云聘月”,5000余家优质企业端出10万余个金牌岗位,最高岗位年薪达100万元。
走进高校送岗位、走出国门聚英才。近年来,苏州通过国际精英创业周、国际创客大赛、“校园苏州日”等活动,致力平台引才、赛事引才、资本引才、以才引才、云端引才,不断做大现有人才“流量池”。连续举办13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,累计吸引3万多名全球高端人才带项目、带资金、带技术“奔涌”而来,9000多个创新项目落地生根。当前,全市人才总量达343万人,高层次人才总量近34万人,并连续10年入选“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”。
“尽管人才体量和质量取得巨大突破,但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,苏州仍然不能满足,需要进一步加快各类人才的招引步伐。”苏州市委副书记、市长吴庆文表示。
站在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新起点上,苏州更加坚定全球视野,拓宽人才招引渠道。以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、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、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为契机,苏州同步编制产业和人才规划,绘制产业图谱和人才地图,助推产业集群与人才集聚耦合发展;建设23家国际国内创客育成中心和全市首家海外博士后创新中心,开展项目离岸孵化和人才“飞地”培育;大力推动姑苏实验室、太湖科学城、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等重大科创载体建设;全面深化名城名校、大院大所融合式发展,发挥苏州大学、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及130家各类院所作用,深入推进国际人才本土化、本土人才国际化。
比真心比服务,做优人才成长生态
6月18日,苏州创新投资集团揭牌成立,注册资本180亿元,净资产、管理规模跻身国内创投第一方阵。预计到“十四五”末,通过直接投资和母基金投资等方式,苏州全域将形成超3000亿元的基金投资总规模。
人才好不好、项目强不强,由市场说了算、资本说了算。苏州探索发挥专业创投机构、民间资本的“慧眼识才”能力,用“四两拨千斤”的巧劲撬动社会资本为人才发展赋能。
苏州木槿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两年,资金缺乏成为限制企业发展的瓶颈。姑苏人才基金的投资人主动上门联系,企业硬核的业务能力、领先的技术水平、澎湃的创业热情打动了投资人,最终顺利获得300万元投资。目前,在这一基金的直接撬动下,已有超23亿元的社会资本投向苏州的领军人才企业。
“除了融资支持,从企业创办初期获得中试厂房和人才公寓,到获评各级各类人才项目,每个关键时点,苏州都想在前、做在前,让我们安心科研、拓展市场。”回国创业后,唐超、李华这对夫妻很感慨,在苏州的支持下,他们双双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,企业也成功登陆“新三板”。
“坚持比‘真金’更比‘真心’,比‘政策’更比‘服务’。”苏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翟克强介绍,打造归国人才首选城市,还要强化制度政策的国际接轨力度。苏州研究出台外籍人才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措施,率先发布344项国际职业资格比照认定目录,大力推行“揭榜挂帅”“赛马”等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……在人才流动、评价体系、激励机制等方面,以更为开放包容的理念寻求突破、打破条框,努力做优人才发展的综合生态。
激发人才潜能,赋能创新集群建设
“人才与城市的最佳关系,一定是同频共振、同向发力。建设产业创新集群,苏州更加呼唤这种‘双向奔赴’不断上演。”苏州市人社局局长朱正说。
苏州创胜集团医药有限公司CEO钱雪明十年前通过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落户,回国创业。在苏州的一路支持下,公司从初创时的2人发展到现在超过300人,5款产品进入临床阶段,并在去年成功登陆港交所。放眼整个苏州,目前仅生物医药领域就集聚104位国家级人才、6万多名产业创新人才,规上企业总产值超2000亿元。不断叠加的人才创新力,正爆发出产业蝶变的内生力。
从企业到产业,更多人才在苏州被激发潜能,也在致力搭建平台集聚资源,为城市发展赋能。苏州数十年如一日积攒的“人才家底”,正成为助推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的核心竞争力。
苏州长光华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俊,用技术改变了国内激光领域“有器无芯”历史,公司成为国内唯一量产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的龙头企业。“我们与苏州高新区共建苏州半导体激光创新研究院,未来将培育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和产业化项目,助力区域做大做强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集群。”
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,有为的人才成就有为的城市。苏州市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祁松说,新的“赶考路”上,苏州将充分发挥人才团队在创新集群中的关键作用,努力成为人才高地节点之城、海归创业首选之城、产业创新标杆之城、创投资本活跃之城,倾力书写“人到苏州才有为”的生动篇章。
(新华日报·交汇点记者 盛峥 徐瑞雅)